刚刚保送重点中学,长沙15岁女生从27楼坠亡,无辜路人被砸成重伤, 你怎么看?
刚刚保送重点中学,长沙15岁女生从27楼坠亡,无辜路人被砸成重伤, 你怎么看?
经常能看到这种悲剧的消息,被砸伤的人是一个偶然事件,预防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坠楼的绝不是偶然事件,应该在很早以前就有某些征兆,有很多的蛛丝马迹,如果家长心细,完全可以杜绝这类悲剧的发生。
一个孩子被保送重点中学,整个家庭都会觉得很荣耀,也说明孩子很优秀。但在优秀的背后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压力,压力过大,即便嘴上不说,也是有反应的,比如话少了,不理人,睡眠不好,不吃东西等等,作为家长,完全可以注意到这些细节,开导孩子,及时找有关专业人员。
还暴露出更大问题,就是孩子抗打击,承受压力的能力差,遇事容易焦虑紧张,表面很优秀,但并不自信,遇到问题不知所措,这是因为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应该更好,不能及时肯定鼓励孩子,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真行,而是没有安全感。
科学理性的家庭教育,父母多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于培养自信优秀的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真的是悲剧!
1,被砸的女孩才是最悲剧的,真正的祸从天降。所幸没有砸中头部,希望这个女孩子能够平安度过此劫。
2,跳楼女孩或许背后有应试教育有考试压力有父母过高的期望种种原因,但反过来想想承受这种压力乃至更大压力的人何其多?自杀绝对是面对压力下最下下下等的选项。
3,跳楼女孩的父母必须对被砸女孩负一定责任,这个自有法律。
4,很多人把压力当成一种这个背景下懦弱面对现实的借口。尤其是学生,其实压力难道不正是社会对你考核的一部分?如果面对压力应对压力化解压力,不也是一门学问?
只是我们的学校一般只重视知识教育,不重视心理教育。
5,希望这类悲剧不要外发生。
广州3岁女童15楼坠楼两次缓冲,奇迹生还, 你怎么看?
这个家长真是大意,看过很多报道,很多小孩坠楼都是因为睡醒找不到家长很着急,到处跑,发生了坠楼事件,所以这个事给我们一个提醒,不要单独放小孩在家睡觉,奇迹生还也要感谢雨棚和树的缓冲,真是福大命大。
痛心!昆明母亲带着5岁女儿从15楼跳下,双双坠亡, 你怎么看?
面对这样的问题,除了痛心还是痛心!
逝者已逝,只是活着的人还要艰难地活下去!
就报道中所说的疑似孩子妈妈有精神类疾病所致。此语,真的是唏嘘不已:精神类疾病似乎真正成了这个世纪人类的第一大疾病!
人都说,没什么就会追求什么,面对孩子们的成长,现在一直呼吁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可见,越来越多的精神类疾病患者给家庭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孩子而且成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成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多半是八零后、九零后,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例,不是独生子女,兄弟姊妹也不如以前多,从物质生活到家长对孩子的照顾都是自小倍加呵护,什么都要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好,自小养成了物质优越感和超强的自我意识。结婚后,他们就需要自己为自己遮风挡雨,可惜的是成长中,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以至于让他们这方面的心理承受度和应对能力很弱甚至没有。生儿育女之后,日常的琐碎彻底让原本公主、王子的生活变成一地鸡毛,很多人不堪生活压力、亲人的不理解、家庭的琐碎等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精神类疾病患者。
有一次,我自己去安定医院附近去见一个朋友,顺便去医院里走了一遭,年轻的患者占据了大多数。和一位做心理的朋友的聊天,他讲:心理疾病多是心理的情绪自己无法排解,导致负面情绪的集结,在自己心里不断发酵,没有疏通的出口,导致了个人言行的失控,时间一长,就习惯了。最初的起因,就是心无所依,或者无心或者心过大。
仔细思考这个说法,尽管这不是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但也的确很有道理。
面对精神类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药物可以控制,但是仅仅依靠药物是很被动的,我们需要从心理上、从生活中增加个人抗御生活挫折的能力。
我们要关注未成年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做为家长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家长就没有的,如果给予孩子呢?
看着这个事件,真的是很痛心。前段时间网络上也报道过,一个四川米县的母亲带着三个儿女投河自尽。母亲,是一个神圣的天使,她十月怀胎,历经辛苦,把儿女带入人间,本来是多么的神奇和自豪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是多位角色的,她不光是要辛苦养育儿女, 还要承担工作的重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繁锁事,有的还要养父母,生活的不易,压的母亲的肩上,如果丈夫能体贴你还好,不能体贴的人大有人在,使母亲压力越来越大,感到生活无希望,抑都症症状在母亲们身上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这种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关爱母亲,尊重母亲,避免人间悲剧的发生。
谢邀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看到这样报道非常痛心,只看到表面,不了解内情,不该多加评论,可还想多说几句:首先说这位母亲是玻璃心,一碰即碎,用死的方式惩罚她恨的人,自己死也就算了,还带上刚到世界来的孩子,可恨又可悲。再就是有可能有心理疾患,抑郁症,产后抑郁等疾病。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与照顾,用家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及孩子。孩子是无辜的,可怜上天选妈妈时选错了人,投错了胎,人死不能复生,生命是单程道,且行且珍惜!死者为大,希望来生没有痛苦!
谢邀!最为痛心的是当事人觉得自己生无可恋,觉得自己不在了孩子受苦,带着孩子自杀,这是多么自私的爱,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身上,她一点都不伟大,她已经死亡,但是她应该受到谴责,这不是爱,这是对生命的谋杀,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她都没权利替孩子的生命做决定,这是非常自私的行为,也是非常残忍不堪的。
8月6日,在云南昆明映像小区一家属楼上坠落两人,系母女二人,孩子五六岁,根据邻居称,很有可能这个女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病发带着孩子自杀身亡,警方随即赶到,经过初步调查,该母亲患有精神疾病,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具体原因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不难看出,这个母亲已经因为疾病,彻底的丧失了理智,因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有明显的厌世心理,而且还将孩子也一起带着跳楼身亡,这个无辜的孩子太可怜了。
根据相关视频来看,其家属奔溃,其实如果真的是患有精神疾病,家属就有严重的失职,不应该让孩子和一个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母亲单独待在一起,可是偏偏就发生了这种不幸,多么可悲的结果,现在奔溃后悔也是晚了。
抑郁症是很严重的疾病,不管是谁,如果家里有人患有抑郁症,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也不要不当一回事,如果不治疗,不重视,迟早会因此而出问题,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杭州15岁初中男生从楼顶坠亡,你怎么看?
感觉这一代的孩子们普遍都过的比我们小时候累多了,星期中间课业就已经很多了,周末假期还需要上各种培训班,每天真的都在不停的上学。
像我们小时候,别说假期了,就是星期中间傍晚放学回家都得出去耍一圈,漫山遍野的像个野孩子,那回忆起来整个童年算是欢乐。
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所感兴趣的东西,针对性的培养,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眼中认为是为了他好的一些东西强迫加在他的身上。得多与孩子沟通,尤其是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孩子,不能以相等地位看待孩子的话,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只觉得你对他是不满意的。会产生对自己的不确定,过度自卑,认为自己是没用的人,这样的心理。
所以希望父母多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对孩子抱着一定要比自己成功一两倍的想法,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成长我觉得是很幸福的事。
南昌15岁男孩月考后第二天跳楼轻生,一周后父亲亦坠楼,你怎么看?
孩子的母亲,孩子的奶奶在遭受了这样大的打击之下,都还坚强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选择了和孩子一样的方式,来逃避问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又再次的带给那些留在世上还活着的家人悲痛,这无疑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和不孝顺的儿子!
不是“不快乐”,而是“报复”父母
这个男孩的同学说,他在学校是一个性格挺乐观的男孩。但是他可以带给别人快乐,却不能带给自己快乐。
父母的期望渐渐的变本加厉成为了逼迫。男孩为什么要跳楼,不是因为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没有考好,而是他不愿意在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没有自由,整天被父母支配的世界上了,他渴望获得自由,他想改变父母的看法。
这就是一个孩子,一个没有理智的孩子,他选择了以一个最最严重的代价来告诉父母他的不开心,来“报复”父母!
要教,要商量,而不是压迫!
所有的家长,对着自己的孩子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无可厚非,但是家长还是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想法,不要强行的把自己身为大人的执念强加到小孩身上,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可以和孩子商量,可让孩子理解到家长的苦心,而不是责备和只是口口声声的说着为了你好这一类的话,这样的话,孩子很烦,而且根本听不懂!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随着社会的压力月来越大,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赶不上别人,操碎了心,最后谁能想到,不仅孩子受不了,家长自己也受不了!
我陪伴儿子度过整个高三,真的不想再来一次高考。这一年我几乎食不知味,睡不能寐。孩子以为我们在意他成绩,殊不知我们是担心他没考好学校以后是否会越来越差影响他整个的生活?或者是打击了他的自尊心让他一蹶不振?所以父母真的应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平和的相等关系。我们家因为孩子自己带,从小住校所以关系不亲密,相互之间沟通不好。然后看到这个男孩他父亲不负责任的做法,更心痛了。别说孩子不懂事,他们啥都懂,家里一定要和睦,给孩子一个坚强的后盾,同时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我自己现在做的就是关心孩子,尊重他的任何想法看法。家是我们的港湾,外面受了委屈,还有温暖的家。如果这位父亲明目张胆这样做,他是有很大责任的。当然这些都无从考证。孩子天堂没有痛苦,但是你舍得你妈妈痛苦吗?
如此轻视生命,让人唏嘘感叹。四个问题值得反思。
近来在我们一些学校,已经多次发生学生跳楼的事件。
一是关于生命教育的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年轻人自杀比较盛行。所谓的年轻冲动,不珍惜生命的可贵,随意残害自己的生命,关键在于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不可以找回来的。
有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去死去自杀,就是非常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尊重,珍惜。在他们看来,冲动,闯劲,胆大,才是他们应有的特征。
二是关于重视成绩的问题。现在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成绩,唯一导向就是成绩。然而成绩的优秀是有限的,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为此有很多人陷入无限的压力,无限的焦虑。如果没能有效排解,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人才的机制,就有可能让少数人无法挺过这些压力和焦虑。
三是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当前中考高考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家长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需要把握一个很好的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要提高孩子重视学习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压力,还有一方面要教他们如何去正确对待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这个也是对于家庭教育的考验。
四是关于学校教育的问题。学校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不能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也不能过于强调成绩的压力,让人无法释放。还有封闭式的教育方式方法应该予以改革,不能让孩子感到压抑,缺乏应有的自由与释放,不能过于束缚他们的个性。
很怕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很扎心。理解父亲,万念俱灰的绝望。成绩不是学生的全部,还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我常对孩子们说,分数对于你们不是最重要的,将来能把兴趣当做工作,追求一生,更有意义。为了实现理想,现在需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当孩子成绩异常时,他不怕请家长,因为我们不会打骂或责怪,而是大家分析原因。不为已发生的成绩纠结,而是问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改变现状。孩子通过一对一补课,成绩没有提升。没关系,不会唠叨他浪费了多少钱,我们只是告诉他,希望他坚持,付出总会有回报。一年后,孩子感觉到补课的效果了。尽家长最大能力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条件,至于孩子,道理讲明白了,自己的路自己走。
这起惨案让人看了真的难受,为活着的孩子母亲与奶奶担心,为两父子挽惜。这背后给我们其他家庭和学校及社会带来什么思考,以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首先我要说的是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子不教父之过。当今很多家庭都是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根本不顾小孩的心理健康。对小孩看得很重,都是家里的宝贝,平时要什么给什么,什么家务也不做,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这样其实给小孩的压力很大,一旦成绩下降,就承受不起,没有一点抗压能力,极易走极端。在人生道路,没有人什么都顺,总有高潮与低谷,要经得起风浪,才能面对复杂的世界。所以要让孩子适当地经受挫折,让他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再说我觉得这父亲担当意识不够。是的,儿子不在了,未来的生活可以说没有快乐,人彻底垮了,但你是男人,你还是儿子和丈夫,你要再不在了,那妻子与母亲可怎么活呀。我们中年人常常感叹自己死不起,上有父母需要供养,下有儿女需要抚养,你敢死吗?这就是担当,担负起扶老爱幼的责任。现在小孩不在了,但上面还有老母亲呀,你得养老送终呀。
最后说我们的学校,最重视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事实上有多小孩根本就不珍惜,拿生命当儿戏。常常发生矛盾打架就动刀动棍的,根本不计后果。我曾经问一个打人者,我说你如果被人打死打伤,或者把人打死打伤,你想过后果吗?他回答说,没什么 呀,死了就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我说你想过你父母和亲人的感受吗?他说没管那么多。我们学校不要只管升学率,还得加强其他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也有两位上初中的儿子,如今学习压力真的很大。天天要起早摸黑基本上全年无休。我们当家长的几乎都患上了焦虑症。
我的孩子成绩怎么这个样?这是开家长会大人一直会问的问题。他们只管成绩,却忽视心理的健康问题,所以会产生如此的悲剧。
然而我们能指责家长吗?我想当今知识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共识。这点是时代给我们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那只有被淘汰,谁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成功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寄托了父母多少的希望?这希望有时觉得很苛刻,也很沉重,可是,亲爱的孩子你可想过,你的生命,不光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
你的离去除了给双亲致命的打击,还有一世的遗憾。你还是颗幼苗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你还没有感知生命中许多的美好,就匆匆告别,多么令人惋惜。
或许天堂没有考试,你才走得如此决然;或许父亲由于怕你孤单,追随你而去。那么你们,可想过世上另一位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
珍爱生命,珍爱亲情,唯愿人世间的爱能唤醒一切不理智的行为。唯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