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admin 2025-02-04 跨境出海 22 次浏览 0个评论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如何看待小米IPO招股次日出现抽飞(取消认购)近17亿港元?为何会遇冷,将产生哪些影响?

这不就是破发的体现吗?估值高,没有核心技术,东拼西凑,小米不跟联想一样吗,缺乏核心竞争力,什么都是拿来主义,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是没有护城河,没有护城河,说倒就倒,说没就没,所以小米要实际一点,圈钱要有底线。

主要原因应该是对赚钱的预期,如果投资者要用孖展打新,那么如果小米首日涨幅若低于4%就会赔钱。对市场和小米不看好,认为难取得4%以上的收益才是遇冷的关键。

当然这个和小米没有关系,小米的股票肯定能顺利发出去,如何看待这是申购中签者的事情了。

申购遇冷也不全是坏事

小米前几代的产品确实挺不错的,积累了大量的粉丝,但是后来伴随华为的快速崛起,加上自研技术,迅速抢占市场,手机业务已经被其它品牌拉开距离,智能电视业务大概率会走手机的老路,手机和智能电视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被超越,在移动物联网时代不再占有优势。

今天,美团点评市值4409亿港元,小米市值2238亿港元,美团是小米两倍,为何?

美团属于服务龙头行业,虽说有饿了么竞争,但总体来说,竞争对手少,行业垄断地位有深度,不是一般企业能进入的行业,而且外卖市场的服务目前趋于饱和状态。所以美团不断尝试进入新的服务行业,比如进入生鲜团购,收购共享单车等,尝试在另外一个服务行业走出一个新的盈利服务模式。

小米看起来是高科技行业,但实际只是一个通讯生活日用品生产商,市场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小米本身高科技的产品含量较低,自有的研发能力不及华为,只是在市场营销做得好,产品定位准确,产品市场同类型多,依旧处于价格和营销竞争中。高科技、高门槛的技术产品少。

市场永远看你的行业是否具有稀缺性,产品是否属于很难复制,竞争起点高。美团具备以上优势,市值就会高过小米。小米还需努力打造自己技术研发实力,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门槛,才会赢得市场的重新估值。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感谢邀请!尽管资本市场潮起潮落的速度很快,但是一段较长时期的股价走势还是很能说明价值投资者的取向的。

小米作为一家低利润追求的硬件整合厂商,对网络的应用重在营销,而且一度成为饥饿营销最成功的案例。但一次次处在风口浪尖,也让投资者看清了它的高性价比盈利模式,并将其定位于低端低利润。虽然小米在产品上也不乏一些实用性的创新,但由于它的产品线越铺越宽,但却难以逃脱低水平复制的印象。所以小米经历了生产体系整合和火爆的营销手段创新之后,研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继乏力就逐渐浮出水面。股价在上市后的一轮冲高后就持续性的反复下行,从技术上也印证了上面关于基本面的分析。

美团的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都与小米截然不同,美团建立之初,以烧钱模式与饿了么等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外卖市场大半份额,其间收购了大众点评网,又逐步完成一次次整合,近一年来处在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正因为其服务范围在大生活化的背景下不断拓展,更显示出了很强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B端资源、C端资源)高度复用能力,形成了自身区别于其他服务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外卖业务已经迎来盈利拐点,而到店酒旅业务也具备较大的增量空间。随着本地生活各类服务的整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这也是小米难以企及的。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综合来看,两家公司不同的发展前景才是股价涨跌的最主要推动因素。众多分析师从不同角度挖掘出美团的增长潜力项伴随着美团股价的V型反转,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小米集团多次回购也挡不住的股价下滑。当我们越多地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理念、盈利模式以及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越能够穿破价格图形和市值大小的迷雾,看到公司受到市场追捧或者抛弃的真正力量来源。

这个可以 从各自被需求的情况和各自领域竞争情况分析。

美团: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在同行业的里几乎是垄断地位的。

美团外卖也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再一个商家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达到线上销售和线下引流的需求,那么相对来说美团和大众点评先已经抢战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情况下,它目前来说必然是商家的首选。

当然美团的入驻价格越来越高,这本身对实体商家本就利润不高的情况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要么生要么死都可能是朝夕间的事,一些商家逃离也是在所难免的。

小米手机:首先说它得竞争情况,上有苹果华为等,下有vivo和oppo,所以竞争压力极大,所以市场份额不大,搞不好就有翻车的危险。

它最大的优势,个人感觉是营销,但这种产品,对客户客户来说,体验感才是根本。所以小米应该和华为合作,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发展自己的研发团队。

一家之言,望大家指正。

行业不一样没有可比性,小米可以说是在手机市场处在竞争求生存的时期,美团是外卖市场的巨无霸,虽然饿了吗能和它处在两分天下的局面,但是美团已经是外卖行业的龙头了,小米在手机领域竞争者众多,前面三星、华为,苹果,后面各手机品牌都和小米争夺市场,市值有2238亿港元已经很不错了。

而股价已经说明了一切,美团现在的股价在77港元,最低的时候也仅仅是40港元,今年基本是维持上涨的局面,虽然上市仅有一年多时间,但是和小米比起来,美团的股价是非常不错的。而小米的股价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一直在回购,但是上市至今股价在22港元跌到了8港元,从股价走势也说明了大众对美团和小米的看法不同。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那小米只有美团一半市值,除了行业不同,还有问题在哪?

1,小米和美团股东格局不同。小米公司的股价是屡创新低,雷军的身价也是在不断缩水,但是小米仅仅比美团在港交所早上市了两个月时间,为什么股价差美团,市值低美团,而且走势还弱于大盘?问题在于小米的股东在一年多时间频繁的减持股份,造成股价持续下跌。

而且不仅是小米的股东减持股份,连总裁林斌还在股价最低时期减持了3亿多港元,造成了小米公司和小米股价被大众议论纷纷,虽然美团发行价高于小米,也有减持事件,但是大部分美团股东的减持意愿非常低,大部分股东都是战略投资,股份规模较大,基本是长期持有,不会像小米这样持续出现套现行为。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2、行业不同造成的市值差距。美团在今天股价创了新高,最高达到了77.8港元,目前远远的甩小米一条街,但是王兴比雷军低调,记得此前小米上市后,雷军说过要让首日买入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结果现在大家是亏了一倍。而小米股价低除了股东减持意愿强烈,还有和美团的地位不同。

现在外卖行业可以说是双雄的局面,市场规模是逐年增长的,市场的格局也是以美团和饿了吗成为了定局,国内在线的外卖用户规模有4亿人,而美团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5%以上,很显然美团是龙头地位。而小米在只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仅有11.%,很显然和美团除了行业不同,份额不同,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因此,美团的股价上涨就有道理了,自身股东套现需求意愿不强,股价今天还创新高了,但是小米的股价低也是有道理的,股东持续的减持股份,加上小米在手机市场也是夹缝生存的格局,两者市值有差距很正常。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光大证券认为小米目标价15.00港元,小米今日股价大跌逾6%,你怎么看?

在小米近期创出22.2港元新高之际,光大证券给出小米15元港元的目标价。说明金融机构不看好小米未来的前景,为此小米股价次日下跌逾6%。小米不被纳入港股通,使得内地投资者无法买到小米的港股股票。

光大证券分别预测小米2018至2020年度,非通用会计准下净利润81亿元人民币、102.31亿元人民币和131.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35%。此家金融机构认为:小米现阶段互联网变现能力有待改善,IoT 变现模式亦未成熟成形,所以只能给予15港元目标价位,相当于今年小米的预测市盈率35倍。

小米集团雷军身家在200亿美元左右,居于福布斯中国富豪第6位。虽然雷军自信满满,但是光大证券的评级犹如一盘冷水,给市场以及投资者,包括雷军本人都敲了一次警钟。

沪深交易所上周末宣布,以多数投资者缺乏了解为由,拒将新加入恒生综合指数的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等,放在港股通投资范围内。此举意味小米短期都难获北向资金的追捧。

尽管小米估值偏高,上市第一周却表现抢眼,一改中资独角兽在香港市场的颓势。在跌破发行价之后 涨幅超过20%。主要原因得益于流通盘较小,以及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因素。此次小米无缘港股通,乃利空其股价,与光大证券的评级有必然联系。

香港股市奉行价值投资与成长性结合,小米未来的股价,还需依赖自身发展,包括自主知识产权等等。没有核心技术作为后盾,小米的股价难以满足投资者的期盼。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欢迎光临寒舍,顺祝周末愉快!如果感觉略有收获,敬请点赞和关注!

感谢邀请!

  • 小米上市之后一直是眼球中心。因为各大机构对小米的估值一直是存有疑虑的。虽然雷军是名人,虽然有马云,马化腾,李嘉诚,刘强东等商界大佬力挺。但各大机构对小米的未来并不是特别看好。这也造成小米在港股上市时雷军只能接受估值下限17港元左右。

  • 小米上市之后,还一度破发。不过,我之前说过,现在A股港股化,港股也被A股化了。A股炒次新股的先进概念已经传到了港股了。在小米上市破发之后,第二天就出现大涨。国内有不少名人也通过媒体说自己买入两亿元小米,对小米十分看好。雷军也说争取让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赚到一倍以上。正是在这些报道中,小米成了眼球中心。当然国内专门炒作次新股的一帮人有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到港股炒作一把小米。除了小米,其他的港股独角兽基本是破发的。炒小米有人气,有人接盘。这完全符合次新股的逻辑。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 当然,从机构的角度来看,机构是会给出自己的估值的。光大证券发布了小米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也是从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首次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15港元,期限6个月。这是相当不看好小米的前景啊。可能光大的报告是从实际出发,仅仅是对小米手机的角度进行估值,并没有考虑到其他有远景的东西去估值。比如小米智能家居等方面。这和富士康是一样的。机构对富士康的估值是加工厂。而富士康却认为自己是互联网平台公司。还取名叫工业富联。小米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雷军自己给出的估值是腾讯乘苹果。可是机构不认可啊。

  • 因此,小米的股价在上市之后震荡的幅度非常大。一会大佬看好并买入了,小米的股价大涨。一会没有进入沪港通深港股导致股价大跌。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把它理解为人气非常好的次新股就很容易明白里面的走势了。次新股总是会大幅波动的。小米也是一样。
  • 至于光大证券的分析报告自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套路。在ST保千里出现大幅亏损时,还有不少券商给予“强烈推荐”的评级呢?券商的报告只是报告。实际走势不一定会按券商的报告走的。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光大证券是不是太着急了,虽然小米股价这两日出现下跌,但也不能一下看的这么低吧,发行价在17元港元,给予的目标价却是15元港元,而现在股价却是19.86元港元,要到达这个位置我认为可能性不高,除非港股走出中期熊市行情,否则小米要到这个价格无论是目前走势还是价值分析可能性都不太大。


先看下恒生指数。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从上图看到,恒生指数已经结束了2016到2017年的牛市行情,目前在陷入大级别的调整中,并且下跌趋势没有减缓,预计恒生指数还会继续下跌,并且在美元走强全球货币贬值期,恒生指数的中期熊市将会延续一段时间。


再看看小米集团的股价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从首发价破发后出现了迅猛的涨势,最高到达22.20元港元,这两日就开始猛跌了,不乏有短线获利盘抛售所致,加上恒生指数也表现不好。

可是至小米上市至今,首次出现机构看空并不能影响其小米股价的长期向好和否定小米公司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忽略了在此之前有4家机构给予小米增持评级,对于有机构看多,有机构看空很正常。


光大证券认为小米的手机是以低端机型为主,产品结构有望逐步改善,否则落后其它同行。又说,小米的互联网变现能力需要提升,否则难以跟上互联网趋势。给予了目标价15元港元的看空评级。


对于光大证券这种评级分析姑且不去探讨,但是小米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同股不同权后再次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和富时A50成分股,包括各大伽的力挺和投资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在之前因为难以入沪港通深港通导致股价进入下跌,但是目前港交所已经在商讨,还是有进入的机会。

而小米的收入比重虽然是以智能手机为主,但也在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因为股价一时的跌势而否定其发展。


多谢点赞,关注后可阅读更多财经信息,有问题多留言,祝您投资顺利

小米的争议很大,有投资者认为估值25港元/股,也有投资者认为15港元/股都是贵的,差异很是明显。可是为什么对于小米的估值存在众多异议呢?光大证券更是认为小米的目标价应该调为15港元。其中认为原因有:

一、小米到底是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如果是制造业,那么面对50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绝对是高的,还不如同期的格力、美的等。再加上“雷布斯”又说过,小米的硬件利润只会5%,所以面对格力、美的30%+的毛利就是班门弄斧了。所以,把他定义为制造业,那么这个加强就是不值!因为同行业的佼佼者比小米做得更好、更成熟。那么归类在互联网企业呢?虽然小米也生产硬件,但是其拥有2亿用户的巨量“米粉”,称得上互联网企业,那么对于500亿估值那就低了。又能够自制自产硬件,又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以及固定的粉丝,这在创新型企业来讲起码也给给出30倍、40倍以上的估值。

这就尴尬了,小米的估值异议争论也就大了。

二、经历住时间的考验,小米能够挺住!虽然对于小米的行业定义有所异议,但是作为“独角兽”企业,其也是独树一帜。并且,还有可能“CDR”的率先推出,那么对于小米来说股价的影响也是存在,至少肯定了小米的“优质”。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光大证券对小米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小米目前的主营业务两大板块都面临发展的瓶颈,手机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对手是OPPO,vivo,苹果,华为等,这些手机企业都在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要从他们的虎口抢食,抢市场难度系数很高,可能性也不大。

小米的电商业务竞争对手是阿里和京东等,也是在市场竞争中拼命才打下的市场,小米的电商业务想抢阿里和京东的市场,只能是杀敌1000,自伤800,电商的市场也很难打下,所以,证券公司对小米现在的业务发展成长并不乐观是有道理的。

小米想突破现在的发展瓶颈,应当从长计议,不能急功近利。首先,小米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几个产业基金,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群,互联网产业集群,智能手机产业集群,020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优质新项目,再建立四大并购基金,一两年后产业基金培育的产业在技术上或商业模式对现在技术或商业模式实施降维打击,然后,再用并购基金并购优质项目装进上市公司,在产业运作上占领世界产业制高点。另外,在毛利求斯或开曼群岛注册几个私募基金,为资本运作做好准备,私募基金要有防火墙。

两年后产业发展开始突破,上市公司高速成长,就展开资本运作,股价持续大涨,三年后雷军就能成为中国首富,亚洲首富,五年后向世界首富发起冲击,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小米在科技企业行业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引领全球科技产业,雷军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世界首富。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也欢迎私信提出,在评论中提出也许会忽略看不到,谢谢您们的支持。

如何看待小米股票再次下跌,最低跌至16.96港元?

小米股价下跌,主要还是因为整体的市场环境不行了,不能把原因完全归咎于小米公司。目前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几乎都在下跌,哪怕是腾讯这样的股王今年都在暴跌。对于小米这样一个以硬件为基础的公司来说,只有小米手机和相关的智能硬件产品销量不下滑,小米公司的价值都会比较大。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已经布局了智能硬件的生态链,而且有相关的公司,例如华米科技已经上市。所以,小米的股价仍然有上涨空间。

小米的基本面很好,至于下跌,现在跌的好公司股票还少吗?腾讯不也跌的不要不要的,老美的毛衣站是掀桌子,全球市场都没得吃,特没谱能把风云搅动到这地步也算可以含笑九泉了。但是利空总会过去,之后小米会涨回去,而且将来不会差于腾讯,紧盯上车的机会吧

吹破了天有什么用??任何科技公司或与科技有关的企业 创新 研发 才是其走长路 走远路的法宝!!上市确实需要讲故事 吹牛 但 你只吹牛 不研发 或 营销大于研发的话 那 一切早已注定 只是早晚的问题!!

港股还是很成熟的投资市场,参与的各类投资者也非常老练,小米或许是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但既然登陆了资本市场就得按照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和定价准则。以小米目前的核心竞争力,财报业绩的表现,让二级投资者投资者在现价买入,如何能够得到回报呢?

同时,解禁期之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始股东如何对待现价的价格,是不是急不可耐的抛出手里的股份去兑现呢?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看不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财报上也看不到企业有持续回报股东的能力,原始股东解禁期后的实际动作?在没有明确的答案和稳定的预期之前,当然选择观望和回避。

小米上市还不到一个月,这几天很多人还没从雷军缔造小米创业神话的故事中醒来,风向似乎变了,网上突然多了一些质疑小米IPO上市失败的报道,而小米股价在这一个月中也经历了大涨大跌,从17港元的发行价一度冲破22港元,涨幅超过30%,但是今天就跌至17.3港元,很快就要跌破发行价了。有报道称雷军已将此次上市定义为失败,CFO周受资要背锅离职,虽然他已经辟谣了,但还是没有止住小米上市失败这样的报道流传。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CFO周受资2015年7月份加入小米公司,根据他的资料,他大学毕业于伦敦大学,获得了哈佛商学院MBA学位,先后在高盛、Facebook以及DST等知名投行工作。DST是一家俄罗斯背景的投资公司,加盟小米之前周受资在DST主导或参与了DST对京东、陌陌、滴滴打车、小米和今日头条的投资事务。

在国内投资界,投出一家类似京东的公司就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证明了,而周受资先后参与或者主导了陌陌、滴滴、小米及今日头条等多家重量级国内互联网巨头,而且周受资非常年轻,今年才35岁,这个资历使得雷军对周受资非常重视,今年4月份他就升任小米公司中最年轻的副总裁。

不过网上也有质疑声,以周受资的职位,他在DST的一系列投资中不可能成为主导。这个质疑最近两天达到了高峰,而且随着小米股价下跌,有关小米这次上市的质疑声也多了起来,有爆料称雷军已经把这次上市看作一次失败,主要责任人就是CFO周受资,传闻他将离职,不过周受资已经辟谣了,他不会从小米离职。

尽管昨天就辟谣了,但在一些重量级媒体上还是出现了一些有关小米IPO内幕的报道,比如新浪科技这篇《小米的IPO水有多深?雷军多次拜访李嘉诚遭拒》,全文就不列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在微信公众号上,也有类似的文章在传播,宣称小米这次上市是失败的。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小米这次上市是失败还是成功,外人很难定性。小米这次上市的时机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小米成为香港证交所更改“同股同权”规则之后第一家上市的,保证了小米管理层对上市后的小米控制,尤其是雷军一人的投票权高达58%,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不好的方面就是小米上市适逢中美贸易战,大环境对小米的融资并不利。

不过所有问题中最核心的还是小米自己以及投资者对小米价值的判断,雷军认为小米的模式是独一无二的,甚至表态小米是腾讯x苹果的模式,小米更偏向于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手机公司,但是小米的业务中智能手机营收依然占据70%以上,而且主要是千元以内的低端机,投资者并不认可小米的互联网企业定位,而在国内的CDR申请中,证监会也连提84个尖锐问题要求小米回应,结果小米最后撤回了CDR上市申请。

想了解更多有关科技、数码、游戏、硬件等专业问答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我们【超能网】头条号。

自从小米上市后,不知道是股票圈的都懂手机了,还是手机圈的都懂股票了。

整个手机圈感觉各个都是股票大神。也不报道什么手机产品了,天天盯着股票,手机圈也成了股票圈。

这一切不知是人为的还是巧合。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其实对于公司股价的破发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能还是一个给你上车的机会,小米的破发不能说明小米不行了,从另外一方面考虑的话可能就是所谓的一支优秀企业碰到了便宜的股价,然后演变为所谓的价值的提现吧!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要知道2015年8月24日,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价就创下了上市以来新低,每股65.8已经跌破68美元的IPO发行价。当时恐慌情绪一片,一度看好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也开始纷纷撤资,并且有许多利空传言也随即而出,这就是市场!那么回过头今天来看,是不是当初就是一次绝妙的上车机会呢!现在的阿里巴巴市值达到了总市值:4760.46亿,并且股价还创出了185元,曾经一度站上200元的高位!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所以对于小米的破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恐惧和在意,要知道小米在外的销售量一直保持良好,并且国内的销售份额也不少,产品优势很明显,所以破发更多的是短期内的影响和市场情绪的因素所致,也许是一次给你上车的良机!

我是长线价值投资的张大仙,看完点赞股票大涨不停!加波关注带你看懂主力的真正意图!

涨涨跌跌极为正常,一胜一败乃兵家常事。

优秀公司的股票一直在波浪式螺旋上升,没有例外。

苹果已经破了万亿美金市值,在某天也可能跌回万亿以下;

最近股票涨幅最大的亚马逊,也是未来第二批破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之一(亚马逊/谷歌等),但是在昨天收盘的时候跌了11个点(美金),是目前小米股票单价的5倍多。

11美金=86.9港币,86/17=5.0674倍。

股票,是一个公司未来价值在今天的体现;

买股票,就是对一家公司未来价值的信任值。

跌到发行价最大的好处就是:趁你病要你命,买了屯着坐等收益。

下图数据来自小米智能桌面。


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转载请注明来自腾飞(广东)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专业的一站式物流信息网_123随叫随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